close
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孩子上了學後,老是把「大便」、「屁啦」掛嘴邊,怎麼教都改不了?兒童發展專家、天才領袖感覺統合發展中心王宏哲表示,其實這些詞彙是幼兒界人生的第一個笑話,是他們用來社交用的;若父母只是一昧地禁止,情況只會變本加厲。他建議,應「嚴肅地」說明為什麼不喜歡他們這樣說的原因」或「不理會」,但如果這2方法都失效的話,可能要進一步關切其同儕關係、語言能力是否有所不足。▲(圖與新聞內容無關/資料照)王宏哲說,小小孩會經常把「大便」、「放屁」、「尿尿」、「雞雞」等這些讓大人聽起來覺得不得體的詞彙,樂此不疲地重複說著,那是因為「這是幼兒界人生的第一個笑話,是有目的的,是拿來社交、增加社會能力用的」。他們希望藉此把同學逗得哈哈大笑、吸引注意力,讓大家知道「我很好笑喔,快跟我做朋友喔!」結果父母總是禁止再禁止,但卻從來不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。大部分父母的第一反應都會先喝斥、或是說「唉唷!幹嘛講這個,好難聽喔!」、「小朋友不要講這個,現在在吃飯耶」等類似回應,王宏哲指出,父母的反應會讓孩子認為,「原來這樣說會受到關注」,等於達到目的,成功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,那日後他們會再繼續說,如果父母還是用禁止的方式回應,最後就形成無限的輪迴。想要有效地糾正小小孩大便、放屁等「笑話」,王宏哲強調,父母可透過2種方式作溝通。第一個方法就是以很嚴肅的態度告訴孩子,為什麼爸媽不喜歡他這樣講的原因,例如因為別人聽起來會覺得很髒,而且現在是吃飯時間;第二個方法是採取忽略法,只要不理會,講久了都沒人捧場,孩子便會覺得自討沒趣,冷笑話講了一次大家都不笑,應該沒有人會想要再講第二次。一般孩子雖然一開始會喜歡講大便、放屁的「笑話」,但有了父母、師長的教導,加上他們慢慢成熟後會發現,這個「笑話」好像沒什麼好講、也不吸引人注意了,而且團體也規範他不能講,久了後就興趣缺缺,不會再講。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試過了,情況還是沒有改善,怎麼辦?王宏哲強調,父母可能要去思考,這會不會是跟孩子沒有其他能力去交朋友有關,例如不曾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身邊的同學,邀請他們一起玩等情形,此時,應進一步去了解孩子的同儕關係、遊戲能力、語言能力是否有所不足,因為沒有其他社交能力,才會不斷用最初階的「大便笑話」方式交友。(編輯:楊晴雯) 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超羨慕「激細小腿」?研:恐引肌少症酸性體質可靠食物改變?醫:那是病了著急脫單?「找錯人」恐致重度憂鬱症有人怎麼吃都不會胖?國內研究解謎了更多新聞報導月薪沒4萬禁面議 雇主不得有年齡等歧視加油想省錢…可等過了1111再來參戰雙十一 百元以下電信資費出爐凍結慢性病床 長照配套在哪揭開火鍋裡熱量大兇手 你一定都吃過______________有話想說?歡迎投稿>>>【Yahoo論壇】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jdvcw44246 的頭像
    ljdvcw44246

    芭蒂蘿絲手工皂

    ljdvcw442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